芽苗菜光合作用的原理
2024-07-13 阅读:95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对于芽苗菜而言,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形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光还调节着光合酶的活性和气孔的开放,因此光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芽苗菜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分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根据其波长由长到短又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七种颜色又可由红、绿、蓝三基色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不可见光根据其波长由长到短又分为无线电波、远红外线、红外线、紫外线等。而平时我们所说的光,主要是指光中的小部分——可见光的部分。
在可见光中,叶绿素对光的吸收并非均匀的,主要表现对蓝光和红光的大量吸收。这是因为太阳通过大气层到达地球时,红光比其他颜色的光更多到达,而蓝光则是最容易吸收的一种光。所以地球的植物包括芽苗菜会特别青睐这两种光,它们能够从这两种光中汲取更多的能量。
芽苗菜的光合作用过程主要发生在叶片中。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氢和氧。氢与二氧化碳结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碳水化合物,为芽苗菜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
然而,芽苗菜的光合作用并非仅仅取决于光的存在。光照强度对芽苗菜的光合作用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光饱和点以下,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不同蔬菜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不同,所以要求的适宜光照强度也不同。大多数蔬菜的光饱和点在 50klx 左右,光补偿点在 1.5klx—2.0klx。而芽苗菜与蔬菜相比,需要的光照强度更弱,有的只需要几百个勒克斯。
在芽苗菜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芽苗菜品种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一些芽苗菜品种在催芽过程中更是需要黑暗的环境进行,过强的光照强度使芽苗菜纤维化程度加深,影响芽苗菜的可食性。为了避免芽苗菜在生产过程中提前形成纤维化,而光照强度过低,则易引起芽苗菜下胚轴或茎叶细长、细弱,并导致倒伏、腐烂和减产,影响芽苗菜的产量,降低生产者的效益。
因此,在芽苗菜的生产过程中,对喜光程度不同的,进行分区生产或者分时间段进行生产。此外,如果在露天大棚中生产,则要在温室外覆盖遮阳网,以使光照强度适度,如果在室内栽培,则必须进行人工补光。在芽苗菜智能化生产过程中,其光照强度是由计算机智能控制,补光方式目前主要采用植物生长灯补光。但由于在芽苗菜生产车间,灯管长期处于高湿的弥雾环境,这就要求补光的灯管进行石英管密封处理,也就是要把灯管与灯座全套装于一个规格大小适宜的石英管内,这样处理后,即使弥雾高湿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漏电短路的情况,但这样处理后,势必要增加单位面积的补光强度,增加芽苗菜生产过程中的运行成本。但如果在安装过程中,采用矮距离安装,让光源尽量离叶片近一些,这样可相对减少单位面积的补光灯的安装密度,不过这种灯在发光时会放出热量,不能安装的过近,以免影响环境温度或伤害植物。
根据植物对光线吸收的原理,同时,结合在芽苗菜生产过程中的经验,补光方式上有了大的改进。目前开发了一种特殊的节能补光方式,该方式除了延续以往的计算机控制其光照强度外,还比原来的补光方式节约 80%的能源,使用寿命可达 4 万个小时,安装方便,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下,光源的损坏率也极低,此种光源的补充方式,是目前大棚蔬菜、芽苗菜生产,以及室内栽培蔬菜最为理想化的方式。
综上所述,芽苗菜的光合作用原理涉及到光的特性、叶绿素的吸收特点、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光照强度的影响等多个方面。深入理解这些原理对于优化芽苗菜的生产和提高其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